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
时间:2020-04-27 01:49:53 作者:admin 点击:
139
次
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,大多数都输出脉冲信号(近似正弦波或矩形波)。针对脉冲信号测转速的办法有:频率积分法(也就是F/V转换法,其直接成果是电压或电流),和频率运算法(其直接成果 是数字)。 在自动化技能中,旋转运动速度测量较多,而且直线运动速度也经常通过旋转速度间接测量。直流测速发电机可以将旋转速度转变成电信号。测速机要求输出电压与转速间保持线性关系,并要 求输出电压陡度大,时刻及温度稳定性好。 测速机一般可分为直流式和交流式两种。旋转式速度传感器与运动物体直接触摸。当运动物体与旋转式速度传感器触摸时,摩擦力带动传感器的滚轮滚动。装在滚轮上的滚动脉冲传感器,发送 出一连串的脉冲。每个脉冲代表着一定的间隔值,然后就能测出线速度。电磁感应式,在滚动的轴上装置齿轮,外侧是电磁线圈,滚动是因为轮齿间隙通过,得到方波改变的电压,再推算出转 速。 旋转式速度传感器与运动物体无直接触摸,叶轮的叶片边缘贴有反射膜,流体流动时带动叶轮旋转,叶轮每滚动一周光纤传输反光一次,产生一个电脉冲信号。可由检测到的脉冲数,计算出速 度。